科融环境财务造假的审计识别及应对方法
科融环境是一家环保领域的上市公司,曾因财务造假问题受到关注和惩罚。该公司通过一系列手段,在财务报表中进行虚增和隐瞒,例如通过年底突击收回商业承兑汇票来冲回长期应收账款,同时不计提坏账准备。为了应对这类财务造假问题,审计机构需要采取相应的识别和应对方法。
1. 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内部控制是实现企业控制目标的过程,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加强内部控制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融环境的财务造假问题主要源于内部控制失效,因此审计机构需要着重强调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等措施,可以提高公司的经营质量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2. 多方面识别财务造假手段
财务造假手段多种多样,审计机构需要具备识别财务造假的能力。针对科融环境的案例,审计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识别:
(1) 调节利润虚增。科融环境通过年底突击收回商业承兑汇票的方式来冲回长期应收账款,进而不计提坏账准备,从而虚增净利润。
(2) 虚假披露信息。科融环境的子公司蓝天环保未将已完工的工程项目进行结算并结转成本,以虚增存货,少结转营业成本等方式,虚假披露公司的财务状况。
(3) 关联方占用资金。科融环境的关联方巴州君创能源有限公司在未披露的情况下占用了蓝天环保的资金。
3. 深入分析造假的原因
审计机构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寻找造假的原因,以便制定更有效的应对策略。科融环境财务重述的动因主要分为几类:
(1) 财务人员谨慎性不足和掩盖公司对资金的管控力度不足。这导致了技术问题类重述,例如对商业承兑汇票的处理不规范。
(2) 财务人员核算能力不足和改善财务指标、促进战略合作。这导致了会计政策类重述,例如对工程项目和存货的处理存在不规范。
4. 加强审计风险识别和应对
科融环境的财务造假问题暴露了审计机构在风险识别和应对方面的不足。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审计机构需要加强审计风险识别和应对的能力。
(1) 风险评估程序。审计机构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对公司的财务造假风险进行充分的识别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 流程测试和截止性测试。审计机构在进行流程测试和截止性测试时,应对销售与收款控制和收入截止性进行有效的执行,以发现和防止财务造假行为。
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多方面识别财务造假手段,深入分析造假的原因,并加强审计风险识别和应对,审计机构可以提高对财务造假的识别能力,为投资者和市场提供更可靠的财务信息。
- 上一篇:百发投资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