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道人为什么改名情僧
为了平衡《红楼梦》中僧、道角色的出场比重,作者曹雪芹借机将“空空道人”改名为“情僧”,并将小说的信仰名改为“情僧录”。这一变动代表着明末清初的历史转变,表达了明亡清兴的过程。
1. 空空代指无主无神
空空道人这个名字取自明代杨慎的《落红阳春》:“又问道家说,象传闻未央,萧条多无主,我能所用恐自***。”这里的“无主”指的是明朝灭亡后天下失去了主宰。
2. 情僧代表清朝僧人
情僧”是作者改名给空空道人的法号,其意指满清定鼎中原。这个变化将空空道人变成了清朝僧人,象征了明朝灭亡、清朝兴起的历史过程。
3. 从空到色,再到情
空空道人改名为情僧的过程,代表了他从“空”到“色”再到“情”的心路历程。空空道人由于见到物色,产生了情感,情感传递到物色之中,最终在物色中实现了空灵的领悟,因此将名字改为情僧。
4. 《红楼梦》、《情僧录》、《风月宝鉴》的不同题名
作者曹雪芹最初将小说命名为《情僧录》,以突出空空道人改名为情僧的重要性。吴玉峰则题为《红楼梦》,强调小说的红楼问题。而东鲁孔梅溪题为《风月宝鉴》,则是在突出小说的娇美风月之意。这些不同的题名体现了各方对《红楼梦》内涵的理解和重视。
5. 空空道人修行之路的转变
空空道人经历了由空到色、再到情、最后回到空的修行过程,深刻理解了“空”和“情”的含义,因此才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情僧。这也体现了修道人对于心境的领悟和转变,以及对于人生苦乐的思考。
6. 《石头记》和皇帝的宝玺
《红楼梦》中的金玉石头等内容都与皇帝的宝玺有关,属于《石头记》的内容。而涉及出家的内容则与情僧有关。这说明作者通过改名和改题,将小说从明朝的宫廷故事转变为清朝的僧侣故事,表达了历史和文化的变迁。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到《红楼梦》中空空道人为何改名为情僧。这个改名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关注和对明末清初时代变革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修道人对于心灵境界和人生境遇的领悟。这种改名对于小说的题材和问题的转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得《红楼梦》成为了***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 上一篇:2021年韩国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