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剩余价值的价值
2024-03-04 14:57:03 投资咨询
剩余价值是指在剥削制度下,劳动者创造的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之间的差额,也可以理解为劳动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是资本家通过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来获得利润的一种方式。
1. 剩余价值的定义与说明
剩余价值是指在剥削制度下,劳动者所创造的新价值中,劳动创造的价值与劳动报酬之间的差额。也就是劳动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劳动。
2. 剩余价值产生的原因
剩余价值的产生可以归结为两个主要原因:
-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而工人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获取生活必需品。这种不平等的交换关系导致了剩余价值的产生。
- 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剩余价值的产生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而延长的。
三.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1. 价格与价值的二重性:任何一个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两个相互矛盾的价值。剩余价值理论从这个二重性出发,分析了剥削制度下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关系。
2.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即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剩余价值的产生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而延长的。
四. 剩余价值的意义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具有以下意义:
- 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剩余价值规律揭示了资本家通过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不平等。
- 推动了经济发展:剩余价值规律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由于剩余价值的追求,资本家会投资更多的资本来扩大生产,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
- 为社会改革提供理论基础:剩余价值规律的揭示使人们认识到剥削制度的不公平和非持续性,为进行社会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其产生原因在于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双重性。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并为社会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 上一篇:2021世界疫情排名表